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沖劑的制作方法
- 便于更換隔音件的呼吸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肝腎不足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抗癌中藥及其制作方法
- 三環取代異羥肟酸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凝膠型化妝品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派羅欣的注射針頭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肝硬化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治療骨性關節炎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 粘土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治療嗜睡癥的赤芍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 用于按摩椅的按摩機芯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肝癌手術切口的沖洗液的制作方法
- 含硼酸基團的黃酮類化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 梓醇凍干粉針劑的處方及制備方法
- 治療高血壓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
- 一種無線人體活動狀態監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 聲光警示安全拐杖的制作方法
- 一種多功能除味裝置制造方法
- 一次性使用吸引連接管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療神昏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神昏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神昏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神昏,是指由多種病癥引起心腦受邪,竅絡不通,神明被蒙,以不省人事、神志昏迷為特征的常見內科急癥,多出現昏迷、譫妄、昏蒙等意識異常的表現,是中醫溫病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中醫認為,神昏的常見類型主要有熱閉心包、痰蒙神竅、亡陰亡陽、津氣欲脫、內閉外脫等,其癥狀可見神智昏憒,或口中喃喃譫語,或大聲呼叫,或撮空理線、手舞足踏,甚或瘛瘋抽搐,或昏不識人,或嬉笑怒罵;或發斑、衄血、嗽血、吐血、溺血、便血等(李耀輝等,神昏辨治初探,吉林中醫藥,2009年29卷11期)。不明原因發熱或感冒發熱,若失治、誤治,導致病情急劇惡化,體溫不降反升,可引 發神昏,這種情況,多伴有舌絳或干絳或紫絳、脈洪大或弦數、細數等中醫舌脈征象。不明原因發熱和感冒發熱是臨床上較為多見的癥狀或病患,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生。其中,不明原因發熱(feverof unknown origin, FU0),是指發熱時間超過3周,體溫在38. 5°C以上,經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仍不能明確診斷。它是臨床上較為多見的癥狀或病患,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生,以午后或傍晚發作為多見。感冒的發生主要由于體虛,抗病能力減弱,當氣候變化吋,人體衛外功能不能適應,邪氣乘虛由皮毛、ロ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衛癥狀,若正不勝邪,邪積而化熱則發熱,即西醫所述的熱原直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感冒發熱對人體有害也有利,發熱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這有利于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愈,但體溫若超過38. 5°C,就必須進行治療,特別是藥物治療。目前,針對無法查處具體病因的不明原因發熱、神昏等,西醫無法準確給藥;或查出是感冒發熱而失治誤治導致病情惡化,又不得不使用ー些毒副作用較大的化學藥物,致使體弱及老弱患者本已衰羸之體更遭雪上加霜。而中醫則可據其病情、病因、病機、病程、病位,用衛氣營血辨證等中醫的辨證論治體系和治療法則,施以科學的、有效的、無毒副作用的方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藥效良好的治療神昏的藥物組合物。本發明還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神昏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水牛角35-65份或犀角5-15份,黃連5. 6-10. 4份,黃芩5. 6-10. 4份,生地14-26份,玄參10-20份,麥冬10-20份,丹參10-20份,芍藥10-20份,牡丹皮7_13份,紫草10-20份,金銀花10-20份,連翹8-16份,板藍根8-16份,竹葉卷心8-16份,天花粉10-20份,石菖蒲8-16份。進ー步地,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水牛角45-55份或犀角5-12份,黃連6_10份,黃芩6_10份,生地17_23份,玄參12-17份,麥冬12-17份,丹參12-17份,芍藥12-17份,牡丹皮8-12份,紫草12-17份,金銀花12-17份,連翅10-14份,板藍根10-14份,竹葉卷心10-14份,天花粉12-17份,石菖蒲10-14 份。進ー步優選地,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水牛角50份或犀角6-10份,黃連8份,黃芩8份,生地20份,玄參15份,麥冬15份,丹參15份,芍藥15份,牡丹皮10份,紫草15份,金銀花15份,連翹12份,板藍根12份,竹葉卷心12份,天花粉15份,石菖蒲12份。其中,所述茍藥為白茍赤巧=(1-2) (1-2)的混合品。其中,所述的制劑是ロ服制劑。進ー步地,所述ロ服制劑為顆粒劑、散劑、丸劑、滴丸劑、膠囊劑、軟膠囊劑、片劑或
ロ服液。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驟(I)按處方重量配比稱取原料藥;(2)取水牛角或犀角的粉末備用;除水牛角或犀角外的其他各藥煎煮后,收集水煎液,加上水牛角或犀角粉末和藥學上可用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常規制劑。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發熱所致神昏的藥物中的用途。進ー步地,所述發熱是不明原因發熱或感冒發熱。進ー步地,所述藥物是治療因氣分邪熱傳入營分,耗液傷營,所致的身熱煩渴、ネ申志昏蒙、譫語、發斑、目赤、ロ糜或/和咽腐;或熱入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的發斑、衄血、嗽血、吐血、溺血、便血或/和舌絳。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不明原因發熱或感冒發熱的藥物中的用途。目前已公認“整體觀念”、“辨證施治”、“復方使用”、“復方配伍用藥如用兵”是中醫最科學最有效的幾大優勢,其中“復方配伍用藥如用兵”是非常科學的中醫藥原創理論。中醫組方中各藥如行兵布陣那樣環環相扣的嚴密配伍,是其優于西藥配方的有效手段。中醫方劑理論認為,每一方劑,不僅需要根據病因病機選擇合適的藥物妥善配伍,同時也應符合組方的基本結構,即“君、臣、佐、使”的組方配伍理論,所謂“君、臣、佐、使”的組方配伍,就是其建立在對疾病病機的全方位判斷基礎上的科學配比。中醫用方通過多環節、多靶點整合調節的生物學機制,對本發明所治療的病因如此復雜難查、病勢鴟張、衛氣營血病程階段轉歸迅猛而詭譎的多變性病患,西醫無法下藥或用藥多毒副作用、治療非常困難的疾患或癥狀進行調控,可以取得比西藥更好、更徹底的治療效果,而這種療效是建立在上述中醫傳統原創理論的正確指導之上的,本發明組方正遵循了這一原則。在中醫傳統理論中,不明原因發熱廣涉肺、胃(脾)、肝(膽)腎、骨脈等臟腑、組織、經絡,以及表衛、衛氣、氣營、營血、血分等不同的病位深度,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稟賦體質不同、環境不同,均可由不同病因患及,遭罹不同癥狀表現的發熱。而這些發熱如果遷延不治,或治療失當,體溫就可能持續上升,進ー步發展成熱擾心包,心不守神,出現神昏的各種癥見,如神智昏憒,或口中喃喃譫語,甚或大聲呼叫,或撮空理線、手舞足蹈,甚或抽搐,或昏不識人,或嬉笑怒罵,多伴有面紅、ロ渴、舌絳或干絳或紫絳、脈洪大或弦數、細數等征象;或熱入血分,迫血妄行,出現發斑、衄血、嗽血、吐血、溺血、便血之征。感冒發熱也同樣,當其外邪熾盛或正虛邪盛之時,復遭失治誤治,病情便可急劇惡化,體溫不降反升,繼而出現上述ー系列神昏或入血癥狀。本發明所針對的病患熱深毒重,擾亂心神而神昏譫語,熱迫血妄行故發斑衄血,因此,本發明藥物組合物中重用水牛角(或犀角)為君藥,涼心瀉肝,大清營血之熱,熱清則神自靜,火降則血自寧。黃連、黃芩助君藥泄熱解毒;生地、玄參、紫草助君藥清營涼血;石菖蒲芳香開竅,協助君藥治療神昏譫語主癥。以上三組從不同角度襄助君藥,故同為臣藥。另夕卜,病患中部分患者雖或可出現衄血發斑等血分癥狀,但此時卻不宣早用茜草、仙鶴草、藕節之類的凝滯止血之品,而應通過清營涼血的作用以達止血目的,因此,本發明組方用芍藥、牡丹皮、丹參涼血散血行血,擔任“左路”佐藥,君藥和生地、玄參、紫草得此三藥輔佐,既增強了清營涼血功效,又可防止因君藥及生地、玄參、紫草寒涼太過而發生瘀血停滯的弊端。此外,生地、玄參、麥冬、天花粉、丹參又可養陰增液,使熱去而津液得以補充,是本發明中的“右路”佐藥。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竹葉卷心、天花粉以清氣分之熱見長,配入本發明組方中,作為使藥,不僅協同增強清熱解毒功效,并獨有中醫溫病理論中的“入營猶 可透熱轉氣”之意,將病位已深的熱邪往病位較淺的氣分外引、外清。本發明藥物組合物中藥數較多而有序不亂,各組藥味“定崗定位”,職司分明,相得益彰,充分發揮了中醫學所獨有的復方配伍用藥如排軍布陣般的思辨性科學研究方法論,故能取得良好療效。本發明藥物組合物不僅能有效消除或極大緩解不明原因發熱或感冒發熱,還能消除血熱,治療由發熱所致的神昏,為臨床用藥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取水牛角50克,黃連8克,黃芩8克,生地20克,玄參15克,麥冬15克,丹參15克,芍藥15克,牡丹皮10克,紫草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板藍根12克,竹葉卷心12克,天花粉15克,石菖蒲12克。各藥味按量稱取,摻以足量的浄水,武火煎沸除水牛角外的其他各藥后,改文火再煎煮15分鐘至25分鐘。收集水煎液后,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即得湯劑。同時,將水牛角銼成細末,隨湯劑分次沖服,亦可分次調入湯劑同服。所述芍藥為白芍與赤芍按I : I重量比的混合品。本發明中,芍藥雖選混合品,但單用白芍或赤芍亦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即無赤巧、白芍之分(王慶其,張仲景運用芍藥的規律探析,遼寧中醫雜志,1984年6期)。本方中,水牛角的用量應較大。水牛角也可用犀角替換,犀角藥效較水牛角強,且犀角為資源保護品種,因此,犀角以水牛角的1/5至1/8劑量入藥。本發明所述竹葉卷心,又稱竹針、竹心,為禾本科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edd. ex Lindl.)Munro var. henonis(Mitf. )Stapf ex Rendle 或慈 竹Neosinocalamnsaffinis (Rendle) Kengf.的卷面未放的幼葉。實施例2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按實施例I處方和方法制備湯劑,其中,所述芍藥為白芍與赤芍按2 I比率的混合品。取湯劑,濃縮后,加入水牛角細末后,加適當淀粉、糊精混勻后制粒。實施例3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
按實施例I處方和方法制備湯劑,其中,所述芍藥為白芍與赤芍按I : 2比率的混合品。取湯劑,濃縮后,加入水牛角細末,適量糊精、可溶性淀粉制粒后,壓片,即得片劑。以下通過試驗例具體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試驗例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臨床(門診)治療情況(一)收治患者情況患者性別及年齡范圍涵蓋男女老幼,以少兒居多,具備下述癥狀特點,共收治53例。癥狀特點持續發熱,體溫在38. 5°C以上,發熱病程達到3周甚或更長,經西醫一周詳細的檢查卻未明確診斷病因;或感冒發熱體溫在38. 5°C以上。以上兩種情況及初始癥狀進ー步發展,體溫升至40°C以上,患者身熱煩渴,面紅目 赤,神識昏憒,或口中喃喃譫語,甚或大聲呼叫,或撮空理線、手舞足蹈,甚或瘛瘋、抽搐,或昏不識人,或嬉笑怒罵;或熱邪入血分,迫血妄行,出現發斑衄血、嗽血吐血、溺血便血,多伴有舌絳或干絳或紫絳、脈洪大或疾數等征象。經診斷,屬中醫所述的神昏癥。(ニ)治療標準痊愈上述癥狀完全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并檢驗未見相關指標異常。療效顯著上述癥狀基本消失,同時體溫有相當程度下降。療效明顯上述癥狀出現的次數明顯減少或程度明顯減輕,體溫有所下降。有一定效果患者癥狀有所改善,或體溫稍有下降。無效癥狀依舊,體溫指標沒改善。(三)治療方法I、實施例I所制藥物組合物,每次服用200至400ml,或日常吃飯所用飯碗I碗(兒童按前述方法酌減服量,但需酌加日服次數),每隔4小時至6小時服用一次,按時按量服用。2、科學調理生活起居,特別注意①保持空氣流通。若家有空調,將室溫調至25°C 27°C之間。②著衣適量。如果四肢及手腳熱燙且全身出汗,則需散熱,可脫掉過多的衣物,適度少穿衣物。③溫水拭浴。用37°C左右溫水毛巾搓揉全身上下,一者可使血管擴張有利散熱,ニ則水氣自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帶走體熱。④多喝水,以助發汗,并防脫水。水有調節體溫的作用,可使體溫下降并補充體內的失水。⑤體溫高者加用酒精擦拭。此外,不飲酒、抽煙,不暴飲暴食,不吃或少吃辛辣煎炸、肥甘厚味等“上火生熱”“燥熱傷明”的食物,多吃新鮮、清淡、有清熱生津作用而較有營養的食物;不生氣、發怒、自閉慪陰氣或郁郁寡歡,保持樂觀與心情舒暢;綠化、美化起居環境,并使其衛生整潔;休息與活動適度,并較有規律。等等。(四)治療結果數十年間以實施例I藥物組合物治療本病男女老幼患者(少兒居多)53例,其中不明原因發熱所致神昏者29例,感冒發熱所致神昏者24例,均獲得了較好的療效。治療時間,根據各患者病情輕重、年齡大小、體質強弱等具體情況之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在2天至I周內就有較明顯的效果,2周 8周左右即可結束治療,改用上述調理即收全功。
按上述治療標準,29例不明原因發熱所致神昏的患者中,有17例痊愈,治愈率達58. 6% ;5例效果顯著,達17. 2% ;2例效果明顯,占6. 9%; I例有一定效果,占3. 4% ;4例效果不明顯(無效),占13. 9%。總有效率達86. 1%。24例感冒發熱所致神昏的患者中,有15例痊愈,治愈率達62. 5% ;4例效果顯著,達16. 7% ;2例效果明顯,占8. 3% ; I例有一定效果,占4. 2% ;2例效果不明顯(無效),占8. 3%。總有效率達91. 7%。典型病例I患者,女,13歲,患者發熱未查出病因23日,發熱多在入夜后,體溫基本維持在38. 5°C以上,白天漸降,前期經中西醫治療未獲效,其中藥處方,多屬辛涼發表或苦寒清熱之劑。觀其面紅耳赤,手足舞動,ロ出譫語,胡言嬉笑,煩渴引飲,雙脈疾數,舌質干絳,查體40. 5°C,小便黃赤,大便稍干結,月事初潮已有年余,但行經常不如期而至,近月為先期來至,色紅濃稠量稍多。診后,予以本發明藥物組合物予服(實施例1),每隔4小時服一次,并 按上述“治療方法”之“2”科學調理。服藥一至兩日,體溫即降39. 5°C左右,手足已稍安靜,譫語減少。繼續服用,調理如前。又過2日,體溫降至39°C以下,基本維持于38.5°C左右。再繼服2日,神昏譫語、手足舞動癥狀全消,惟體溫尚未復常,在38°C至38. 5°C間波動。繼續調理三周,體溫恢復正常,神昏等癥狀再未發作。典型病例2患者,男,8歲,患者發熱3日,經醫院診斷為“感冒發熱”,給服感冒藥未退,幾日后體溫逐漸持續上升,最高時近41 °C。其通體發紅,唇干目z赤,手足瘈瘋,口中喃喃,昏不識人,舌干絳,脈疾數,體溫40. 7で。急予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組方(實施例1),頻頻服用,并采用上述“治療方法”之“2”科學調理。次日復查體溫稍有下降,神昏癥狀有所緩解,服用次數減少。繼續服藥、調理,服次改為隔4小時一次。如此每日觀察,癥狀逐漸好轉,體溫在39.5°C至40°C間波動。到第4日,譫語瘈動等癥狀完全消失,體溫回歸39°C以下。又過一周余,體溫降至37. 5°C,最終恢復到37°C左右,神昏癥狀未見復發。以上兩例,后經醫院復查,未見指標異常,隨訪安好。綜上所述,本發明藥物組合物不僅能有效消除或極大緩解不明原因發熱或感冒發熱,還能消除血熱,治療由發熱所致的神昏,為臨床用藥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神昏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水牛角35-65份或犀角5-15份,黃連5. 6-10. 4份,黃芩5. 6-10. 4份,生地14-26份,玄參10-20份,麥冬10-20份,丹參10-20份,芍藥10-20份,牡丹皮7_13份,紫草10-20份,金銀花10-20份,連翹8-16份,板藍根8-16份,竹葉卷心8-16份,天花粉10-20份,石菖蒲8-16 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水牛角45-55份或犀角5-12份,黃連6-10份,黃芩6_10份,生地17-23份,玄參12-17份,麥冬12-17份,丹參12-17份,芍藥12-17份,牡丹皮8-12份,紫草12-17份,金銀花12-17份,連翹10-14份,板藍根10-14份,竹葉卷心10-14份,天花粉12-17份,石菖蒲10-14 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水牛角50份或犀角6-10份,黃連8份,黃芩8份,生地20份,玄參15份,麥冬15份,丹參15份,芍藥15份,牡丹皮10份,紫草15份,金銀花15份,連翹12份,板藍根12份,竹葉卷心12份,天花粉15份,石菖蒲12份。
4.根據權利要求I 3任意一項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芍藥為白芍赤茍=(1-2) (1-2) w/w 的混合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劑是ロ服制劑。
6.權利要求I 5任意一項所述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1)按處方重量配比稱取原料藥; (2)取水牛角或犀角的粉末備用;除水牛角或犀角外的其他各藥煎煮后,收集水煎液,加上水牛角或犀角粉末和藥學上可用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常規制劑。
7.權利要求I 5任意一項所述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發熱所致神昏的藥物中的用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是不明原因發熱或感冒發熱。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是治療因氣分邪熱傳入營分,耗液傷營,所致的身熱煩渴、神志昏蒙、譫語、發斑、目赤、ロ糜或/和咽腐;或熱入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的發斑、衄血、嗽血、吐血、溺血、便血或/和舌絳。
10.權利要求I 5任意一項所述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不明原因發熱或感冒發熱的藥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神昏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水牛角35-65份或犀角5-15份,黃連5.6-10.4份,黃芩5.6-10.4份,生地14-26份,玄參10-20份,麥冬10-20份,丹參10-20份,芍藥10-20份,牡丹皮7-13份,紫草10-20份,金銀花10-20份,連翹8-16份,板藍根8-16份,竹葉卷心8-16份,天花粉10-20份,石菖蒲8-16份。本發明還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藥物組合物不僅能有效消除或極大緩解不明原因發熱或感冒發熱,還能消除血熱,治療由發熱所致的神昏,為臨床用藥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文檔編號A61K35/32GK102861258SQ20121039495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明者李戎, 楊明 申請人:成都中醫藥大學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一種神經內科用按摩條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神經內科用按摩條,包括空腔長方體按摩條本體,按摩條本體一加厚面長度方向中心位置開設有內穿設有引線的引線槽,若干敲打錘包括一橫部和一豎部,豎部一端與橫部的中心固定連接,另一端近端點處
-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疼痛的復方藥物組合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復方藥物組合,具體涉及包含豆腐果苷和Y-氨基丁酸類似物質的復方藥物組合,該復方藥物組合可用于治療和或預防疼痛例如用于治療和或預防慢性神經病理性疼痛。背景技術:按照疼痛持續
- 專利名稱:齦下殘根牽引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口腔內齦下殘根的牽引裝置,是一種美觀的利用旋轉式磁體的活動的殘根牽引器。背景技術:目前,由于齲齒或折裂等原因,口腔內常有齦下殘根的存在,修復齦下殘根一般采用樁冠的方法。如果直接樁冠修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脾胃虛寒的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ー種藥物,特別是涉及ー種用于治療脾胃虛寒的藥物。背景技術:脾胃虛寒是ー種常見多發內分泌失調疾病,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原因引起,表現為腹脹、脘腹痛
- 專利名稱:一種環己醇衍生物及其藥物用途的制作方法一種環己醇衍生物及其藥物用途發明領域本發明涉及藥物化學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cis-1, 3) _3_(3_氯-5-氟-苯胺)-甲基-3,5, 5-三甲基環己醇的有機酸鹽及其制藥應用。背
- 一種螺形植牙結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形植牙結構。它包括種植體(1)、基臺(2)和義齒(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臺(2)直接固定于所述種植體(1)上端,且基臺(2)內設有通孔(4),該通孔(4)內有彈簧(5),彈簧(5)
- 一種可以增加胎兒吸氧量的負壓氧艙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孕婦負壓吸氧的裝置,具體為一種可以增加胎兒吸氧量的負壓氧艙,包括負壓艙室,艙室上帶有可以開啟和關閉的艙門,艙門四周裝置有氣體密封圈,艙室內部裝有和外部空氣連通的戴到孕婦頭上
- 專利名稱:人工抗原的制備——半抗原與蛋白質交聯的新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利用新型的橋結構L-賴氨酸或多肽及新型有機磷縮合試劑將有機磷化合物半抗原與載體分子(蛋白質)交聯的制備人工抗原的方法,屬生物有機大分子的制備技術領域。在化學免疫及有關
- 一種醫療床床墊水平移動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一種醫療床床墊水平移動裝置,床架分為了上、下支架,兩者間通過導軌和導軌滑座沿水平方向相對移動,并采用伸縮桿分別與兩者鉸接。該裝置結構簡單有效,可以方便地移動病床上的患者,有效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和降
- 專利名稱:溫腎健脾止瀉散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治療慢性腸炎的中藥內服散劑。 背景技術:慢性腸炎亦稱“久瀉”、久病體虛,腎陽虧虛,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水反為濕,谷反為滯,久之則成“五更瀉” “雞鳴瀉”等等,現有中西療法和藥物治療此癥不佳,病
- 專利名稱:具有雙重作用的NaYF<sub>4<sub>基熒光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上轉換熒光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備上轉換熒光成像和磁共振成像雙模式的NaYF4基熒
- 專利名稱:一種疫苗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豬瘟、豬藍耳病的疫苗組合物。背景技術:豬痕(classicalswine fever, CSF)是由豬痕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v
- 盧頁腦術后固定引流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顱腦術后固定引流裝置,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床板和床腿,其特征是在床板的上段中央固定設有兩條滑槽,滑槽內設置有滑臂,滑臂的上段設置有萬向軸,萬向軸與滑臂之間設置
- 一種靜脈曲張剝脫導管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靜脈曲張剝脫導管,包括牽引繩、手柄和剝離頭,牽引繩兩端固定有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剝離頭包括剝離頭本體和卡頭,剝離頭本體上設有縱向裝配槽,剝離頭本體的中央設有與裝配槽同心的圓孔,圓
- 專利名稱: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異黃酮的合成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藥物合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7-二氟甲氧基-5,4' -二正辛烷氧基異黃酮的化學合成。背景技術:雖然惡性腫瘤的細胞病理學還不完全清楚,但是,一般認為
- 專利名稱:蒽環二糖類、其制備方法和含有它們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通式(I)和(II)的化合物及其具有抗腫瘤性質的藥用鹽類。 其中R是H、OH或OR7基,其中R7=CHO或COCH3或者是含有至多個6個碳原子的羧酸的酰基;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鼻腔炎癥性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涉及ー種用于治療鼻腔炎癥性疾病的藥物組合物。背景技術:鼻腔炎癥性疾病是指病毒、 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癥,主要
- 可視化椎弓根螺釘植入輔助系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視化椎弓根螺釘植入輔助系統,涉及椎弓根螺釘植入【技術領域】,包括開路錐,所述開路錐包括錐體,所述錐體的尾部設有用于醫護人員握持的手柄,所述錐體為中空結構,所述錐體的內部
- 一種新型醫用ct專用升降式ct檢查頭枕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新型醫用CT專用升降式CT檢查頭枕,屬于CT檢查頭枕【技術領域】,包括固定底板、固定支板、插孔、升降板、固定卡板、通孔、枕頭、頸部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上頂端表面左右兩
- 專利名稱:三環酰胺類用于抑制g-蛋白功能及治療增生疾病的制作方法背景Ras致癌基因的生物學意義、及Ras以及稱之為法呢基蛋白轉移酶的酶在正常細胞轉化成癌細胞過程中的作用,在PCT國際公開號Nos.WO9500497和WO9510516上作了
- 專利名稱:用于改善心臟瓣膜功能的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總的來說涉及心臟瓣膜修復和瓣環成形(armuloplasty)裝置。更具體地 說,本發明涉及具有各種畸形和功能障礙的心臟瓣膜的修復。背景技術:病變的二尖瓣和三尖瓣瓣膜經常需要置換